《太上感應篇》這是一篇天律。所以,我每一年在台灣的司法院法務部,法務部法院每一年都請我去做一次法會,我也曾經給這些法官講,我說我們陽間定法律,陰間也有法律,這部《感應篇》就是陰間的法律,也是一部天律。這個天律講的是什麼?就是因果律,就是因果它的定律,這個定是固定的定、禪定的定,是因果的定律;因果的定律是什麼?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」,造善造惡後面他會有果報。我們現在造善造惡似乎沒有馬上看到果報,這是時間的問題。造的業因有強有弱、有大有小,所以這個果報也很複雜,很多方面,所以它時間有長短不同。善惡的標準在哪裡?這部《感應篇》是善惡的標準,《弟子規》是善惡的標準,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也是善惡的標準,這都是世出世間聖人講的,包括所有一切宗教講的,善惡都離不開這個標準。所以《感應篇》是一篇天律,這是善惡的標準。我們人間定法律,如果違背這個因果定律,所定的法律有的是善法、有的是惡法,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能夠理解。因果律誰都不能去推翻,佛菩薩也好,上帝、閻羅王都不能推翻,因為它是真理,真理就是事實真相。
節錄自:WD21-092-0001 對蘇州固鍀電子公司員工開示(共一集)
夏老居士的《淨語》講,「疑能生苦苦生疑」,「疑網纏心不易知」,就是你懷疑會生苦,生這個苦又更懷疑,懷疑就像捕魚的魚網纏縛在我們心裡,你不容易發現。不易知,就是你不容易知道。你自己有懷疑,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懷疑,以為沒有。其實有,怎麼辦?「咬定牙關念阿彌,念得疑情連蒂斷,到此方知我是誰」。這個就是用念佛直接去斷疑。那念經也可以斷疑,當然念咒也可以。聽經聞法、講經說法,其實為什麼要講經說法?為什麼要聽經聞法?講經說法、聽經聞法,無非幫助我們斷疑生信。為什麼信生不起來?因為有疑。為什麼有疑?不明理,對理論、方法、境界沒有徹底搞清楚、搞明白,所以有懷疑。所以才要講經說法,才要聽經聞法。
節錄自:WD20-062-0010 淨土集—大乘無量壽經菁華(第十集)
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://www.amtb.tw
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://rsd.amtb.tw
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://www.hwadzan.com
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://www.tplys.com